保時捷財報溝通會,1/3話題是中國
分類: 最新資訊
說說詞典
編輯 : 大寶123
發布 : 03-17
閱讀 :132
撰文/ 劉寶華編輯/ 黃大路設計/ 琚 佳“中國市場大勢會很快提升恢復,2025年上半年肯定會恢復,經濟復蘇,會有很好的增長潛力。”當地時間3月12日中午,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兼成員、負責財務與信息技術的麥思格(Lutz Meschke)在保時捷全球2024年度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說。保時捷發布2023年財報,財報后的媒體問答環節,全球媒體記者在20個提問中有6個聚焦中國市場,還都是海外媒體問的。此外,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在回答數字化問題時還主動提及在中國的數字化布局對保時捷全球的作用。中國市場,成了全球媒體關注保時捷的第一關鍵詞。原因是中國從連續8年全球第一大市場的位置滑落,成為保時捷2023年全球唯一下滑的單一市場,同比下降 15%,而保時捷其他單一市場都保持正增長,中國市場就成了那個最引人注目的變量。媒體問答的第二關鍵詞是電動化。起因是2月底梅賽德斯-奔馳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到2027年將推出全新的內燃機車型陣容,使內燃機能夠持續到2030年。這與他們2021年宣布的“從2025年起所有新發布的車型架構將均為純電平臺,2030年前在條件允許的市場將做好全面純電動的準備”戰略有所調整,導致“奔馳放棄電動車了”的解讀聲四起。保時捷沒有任何調整,“我們會堅持電動化戰略,到2030年交付車型中80%都是純電車型。”奧博穆在媒體問答中多次重復這句話。保時捷本來就是兩條腿走路最堅定的支持者,一條腿是電動化,一條腿是eFuel電子燃料。eFuel電子燃料是一種利用電力將將氫氣、二氧化碳和水結合成的液體燃料,既能保留內燃機,又能實現碳中和。保時捷2022年9月29日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上市后的首個完整年度財報,主要業績數據包括:全年交付32萬臺,同比增長3.3%。營業收入405億歐元,增長7.7%。銷售利潤73億歐,同比增長7.6%。稅后利潤51億歐元。銷售回報率18%。研發投入50億歐元,歷史新高。2024年是保時捷的產品大年,將推出4款全新和大改款產品:第三代 Panamera(參數丨圖片)、新款純電動Taycan、純電動Macan、包括混合動力車型的911中期改款。2024年營收目標400-420億歐元,銷售回報率目標15%-17%。汽車商業評論記者參加了在德國萊比錫保時捷工廠舉辦的年度新聞發布會,從財報內容到現場媒體問答能感受到,中國市場和電動化戰略是外界最關心的兩大方向,也是決定保時捷業績和長遠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這兩大因素恰巧都在2023、2024這個時間點上發生了波動徘徊。但無疑,這兩大因素的大方向和大趨勢都是確定無誤的。中國市場:供小于求,質大于量中國市場為什么下滑、將采取什么措施,被海外媒體反復問起。奧博穆解釋,中國市場經濟大勢充滿挑戰,一些產業比如房地產出現了一些問題,它所產生的結果是價格戰,很多廠商大幅降價,保時捷在過去一年中詳細分析了自己的情況,結論是不加入,保時捷絕對不會打折,所以,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了供給。“我們認為我們的供給要比市場需求小一點,這就是我們的在華戰略。我們會重回賽道。”奧博穆強調,中國市場,質大于量。麥思格補充,經濟面和房地產會影響中產階層、富裕階層,豪華車支出會趨向謹慎。他判斷,“中國市場大勢會很快提升恢復,2025年上半年肯定會恢復,經濟復蘇,會有很好的增長潛力,特別是傳統燃料車領域,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是絕對的豪華品牌標桿。”他也強調質大于量,保時捷希望以價值為導向,通過價值、定制款、功能創新推動銷量。包括駕駛體驗、車主體驗、充電網絡,“我們產品始終能保持車主激情,所以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即將上市的純電動Macan是保時捷第二款電動車,也是大眾集團PPE平臺上的首款車型,保時捷和大眾集團的純電動車如何與中國企業競爭,也是海外媒體關心的話題。“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得非常好,中國車企在制造方面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電動車市場發展水平非常快,競爭促進產業發展,也促進技術創新發展。”奧博穆給予中國同行相當積極正面的評價,同時強調保時捷具有歷史傳統、經驗豐富等優勢,在電動車上同樣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比如新Taycan的快充,從10%到80%只需15分鐘等性能。純電動Macan之后,PPE平臺上還會有一款定位高于卡宴的純電SUV。剛剛終止造車項目的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保時捷發布會上與奧博穆視頻連線,保時捷展示了為蘋果Vision Pro頭顯開發的賽車工程師駕駛艙應用。這是保時捷在數字化領域的努力之一,在回答數字化方面如何克服困難應對挑戰時,奧博穆再次提到中國,“在過去幾年中,除了電動化,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數字化已經引領全球,也引領了我們研發,包括我們在上海、在北京的研發中心,都會在中國、為中國的研發,中國車主在這方面是有特殊需求的。我們在美、在歐的市場有時候有遲滯、遲疑,在中國已經上市了,比如語音交互,我們希望跟上中國市場的腳步。”針對上個月美國海關扣押部分保時捷車輛問題,奧博穆回應,原因是部分保時捷車型的座椅芯片來自中國,這些芯片供應商在美國的海關禁令清單上,解決方案是“我們在美國的車可能要替換一些零件,我們已經開始克服這個問題”。電動化:不動搖,呼吁補貼2月27日,蘋果放棄造車的消息震動了整個汽車業。歐洲和美國市場從去年就顯著放緩的電動車再度蒙上陰影。幾乎同一時間,奔馳宣布2027年將推出全新的內燃機車型陣容,雖然奔馳這個變化只是恢復了燃油車研發,并沒有放棄電動化,只是推遲了電動化的時間節點,“奔馳放棄電動車了”的解讀聲音還是此起彼伏。面對新形勢如何看待電動化是歐美記者最關心的問題,在問答環節被第一個拋出。“我們會堅持電動化戰略,到2030年交付車型中80%都是純電車型。”奧博穆回答得很干脆,并且此后在整個互動環節多次重復了這一原則。這是總體目標,當然也要看各個地區的需求和發展,奧博穆也借機向產業相關方喊話:“我們整個汽車工業希望擴展充電網絡,能夠獲得政府支持,希望在歐洲在德國獲得更多財政支持。在歐盟,他們如何設立接下來幾年的碳排放目標也非常關鍵。電動車是未來大勢,需要的不僅僅是企業,還需要政策、社區都要參與進來。”奧博穆坦陳:“我們也不知道轉型還要維持多久,也許維持10到15年,過渡期里我們要同時推出燃油車和電動化車型。”保時捷在電動化方面不算最激進的,一直希望電動化與內燃機+eFuel電子燃料兩條技術路線并行。去年3月,歐盟取消了原定于2035年對汽油汽車的禁令,允許使用eFuel電子燃料的新車繼續銷售。再加上歐美電動車發展減速,保時捷可能成為新能源戰略與最終市場格局最貼近的車企。當然,與奔馳一樣,根據政策環境和市場需求隨時調整規劃是每個企業都繞不開的。被問到歐美電動車需求下降的應對時,麥思格回答根據需求量變化做調整,研發方面,2025、2026年會并行推出燃油車和電動車,之后得看2026、2027年電動車的需求如何變化,如果歐洲燃油車禁令后延,公司會有比較大的靈活性,可以繼續對研發做調整。eFuel電子燃料在繼續開發,已經建立了試點工廠,將來要增加這種燃料的比例。2035年以后市場上仍然會有很多燃油車,船舶、飛機也用燃料,所以生物燃料是非常重要的。產品方面,除了已知的3款純電動,保時捷會在卡宴、帕拉梅拉、911車型上繼續推出燃油版和插電式混動版。
深度|中東大型資本“落戶”中國
不買不讓走!中國游客在韓遭遇“傾銷旅游”,首爾出手了
中國最新“零差評”5個城市,干凈舒適,市民素質高,值得去一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嚴寶玉: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拿下300萬高客:中國壽險代理人轉型的必經之路丨燕梳夜譚?
山東省政府與中國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黃仁勛,不待見中國員工?
融創中國1月份合同銷售37.6億元,同比降48%
不是中國的國際學校讀不起,是去新加坡更具性價比!一年省下30萬
“我和史無前例的查理大學槍擊案擦肩而過”:去捷克留學的中國學生,咋想的?